近日,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國家信息化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對我國“十四五”時期信息化發展作出部署安排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,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,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。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備,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,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?!兑巹潯穱@確定的發展目標,部署了與數字化發展相關的10項重大任務,確定了10項優先行動,同時明確了5G創新應用工程等17項重點工程作為落實任務的重要抓手。
《規劃》系統謀劃了“十四五”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的時間表、路線圖、任務書,是“十四五”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指導各地區、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,《規劃》在信息化建設的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方針。
現將《規劃》主要內容摘錄如下:
數據治理:強化國家數據治理協同,健全數據資源治理制度體系
《規劃》明確提出,深化數據資源調查,推進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建設,制定數據采集、存儲、加工、流通、交易、衍生產品等標準規范,提高數據質量和規范性。建立完善數據管理國家標準體系和數據治理能力評估體系。聚焦數據管理、共享開放、數據應用、授權許可、安全和隱私保護、風險管控等方面,探索多主體協同治理機制。
密碼區塊鏈技術: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生態健康有序發展
《規劃》提出要著力推進密碼學、共識機制、智能合約等核心技術研究,支持建設安全可控、可持續發展的底層技術平臺和區塊鏈開源社區。構建區塊鏈標準規范體系,加強區塊鏈技術測試和評估,制定關鍵基礎領域區塊鏈行業應用標準規范。開展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,聚焦金融科技、供應鏈服務、政務服務、商業科技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。
信息互聯互通:提升電子文件管理和應用水平
《規劃》提出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,深化電子證照、電子合同、電子發票、電子會計憑證等在政務服務、財稅金融、社會管理、民生服務等重要領域的有序有效應用。推進涉企政務事項的全程網上辦理,大力推進公共資源全流程電子化交易,構建覆蓋全國、透明規范、互聯互通、智慧監管的公共資源交易體系。
“智能網聯”:開展車聯網應用創新示范
《規劃》提出,遴選打造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,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基礎設施建設、5G-V2X 車聯網示范網絡建設,提升車載智能設備、路側通信設備、道路基礎設施和智能管控設施的“人、車、路、云、網”協同能力,實現L3級以上高級自動駕駛應用。
網絡安全:防范化解風險,確保更為安全發展
《規劃》指出,要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,深化關口前移、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,壓實網絡安全責任,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建設,形成多方共建的網絡安全防線。開發網絡安全技術及相關產品,提升網絡安全自主防御能力。
《規劃》強調,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。加強網絡安全核心技術聯合攻關,開展高級威脅防護、態勢感知、監測預警等關鍵技術研究,建立安全可控的網絡安全軟硬件防護體系。強化5G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中心、車聯網等安全保障。完善網絡安全監測、通報預警、應急響應與處置機制,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、事件分析以及快速恢復能力。
小威視點:構建數字世界信任體系,為數字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
《規劃》明確了要把數字產業化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,在數字產業化發展過程中,解決虛擬環境下的信任問題是推進數字化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。
天威誠信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》賦予的公權力與公信力,依托電子認證服務將數字世界中個人、企業、設備等行為主體與現實世界唯一對應,明確責任主體,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行為規則,從而構建數字世界信任體系;打通業務上下游及機構之間壁壘,實現互認互信,連接終端司法治理體系,讓數字業務有法可依有據可證,從而實現信任在數字世界中業務全流程及與現實世界間信任傳遞,持續為數字化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。